塔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西部,是漳州著名的僑鄉,也是首批15個中國景觀村落之一。被譽為“閩南周莊”,這個村的歷史悠久, 建于1426年,現有300多戶人家,土樓沿河而建,并非常均勻地分布在兩岸,土樓形態豐富,有常見的方形、圓形土樓,還有圍裙形、曲尺形土樓,最獨特的是還有浙杭水鄉模式單院式土木、磚木結構的吊角樓,形成大樓帶小樓、高低錯落布局的奇妙景觀。
小橋流水,每隔不遠就有一條小石橋跨越兩岸,那水中倒影的小土樓錯落別致,那岸邊是青青的杏樹,那水邊村婦浣洗的錘聲水聲悅耳動聽 。讓人們感受“枕水聲入夢,踏漣漪醒來”的美妙夢境。樓前屋后鋪就的卵石小徑,被人們的足跡磨得圓潤,細雨輕煙,閃出柔和的光澤。走在塔下河邊的小路上,空氣清純,讓人嗅出許多逝去的年代,追尋歷史行走的印記。一兩隊農戶放養的鴨子,正悠閑地劃著水。 游蕩其間,很有超然世外的恍惚之感。
村落歷史
元末明初,張姓入閩始祖張化孫派下九代孫小一郎偕妣華一娘由永定金沙蕉坑遷廣東大埔,又遷至緊鄰永定的馬頭背張屋坪。后移居平和小溪打鐵,生二子,小一郎和長子留居小溪,華一娘攜次子光紹遷回張屋坪,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肇基塔下,當時這里還是一片荒谷,滿山荊棘,他們辛勤勞作,經歷代子孫的耕耘,逐步奠下基業。
地理環境
塔下村是一個中國典型客家村落。這里兩座自南而北的蜿蜒大山,如巨臂攬住一道生機勃勃的峽谷,山中古木參天,碧綠如黛;竹林茂密,翠接云天;林陰深處,青氣浮;淡淡靄霧,劃出幾道弧線,托出村落恍若蜃樓的起伏檐角。一道彎彎曲曲的山溪從峽谷中穿過,溪水快快活活地流淌,水色清明澄碧。清純如釀的空氣,讓人嗅出許多逝去的年代,追尋歷史行走的印記。
為敬奉先祖,弘揚祖德,塔下張姓族人于明朝后期在村莊東面山坡、肇基始祖原住地上建造了“張氏家廟”德遠堂。家廟后面是一片眉月形斜坡的草地,宛若天然地毯。草地連著一片蔥郁的風水林,樹林隨著山峰向上延伸,直入云天,風吹林濤,氣勢磅礴。家廟前是一口半圓形池塘,塘中魚兒遨游,廟宇疏影,給人增添了幽美的意境。池塘前邊兩側石坪上聳立22支高過10米的石龍旗桿,桿柱浮雕蟠龍,騰云駕霧,勢欲騰飛。
村中那條奔流不息的溪流,每天都把清澈和潔凈送到家家戶戶,這條與村民息息相關的溪流,建國前從村頭到村尾只有三座木橋。若遇山洪暴發,木橋被沖毀,只相隔30多米寬的兩岸村人便中斷過往,后來在熱愛家鄉的僑胞資助下,溪流上建造了11座石拱、鋼筋水泥橋,使兩岸村莊衣帶相連。小橋流水、土樓人家,把塔下村裝點得分外妖嬈。陽光燦爛的清晨,村婦們提著木桶,領著孩子,到溪邊洗衣,把鮮艷的色彩和款款的談笑聲一起流進水里,閃閃爍爍。
建筑特色
隨著家族的興旺,人口的增長,原來居住的土茅屋已不適應聚居需要,特別是閩西南一帶山高林密,盜匪猛獸時有出沒,民系之間和村落之間的爭斗也時有發生,于是,張姓族人沿著溝谷兩旁,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御等功能于一體的圍合型土樓建筑。最早的土樓福興樓建于明代崇禎四年(1631年),為七世東崖公所建,以后又陸續建造42座土樓,有方形、圓形、圍裙形、曲尺形等,這些土樓沿山溪呈長形擺布,高大雄渾,氣勢恢宏。清末后,由于地理環境所限,張姓族人在沿溪兩岸的空地上,又建起了一座座單院式土木、磚木結構的吊角樓,形成大樓帶小樓、高低錯落布局的奇妙景觀。樓前屋后鋪就的卵石小徑,被幾百年先人們的足跡磨得圓潤,細雨輕煙,閃出柔和的光澤。
特色農業
放眼四望,層層山崗茶園翠綠,果樹飄香。1954年,塔下創辦南靖第一個茶場,規劃種茶種果,F在擁有茶園2000多畝,果園近千畝。年產茶葉12.5萬公斤,柑桔、柿、梅等鮮果50余萬公斤,收入120多萬元。茶果成了塔下人日落黃金夜落銀的“搖錢樹”。人們走在山間,不時可聽到采茶姑娘嘹亮的歌聲在山谷回蕩,人笑山歡。
特有文化
塔下作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其獨特的文化內涵令人陶醉、神游。在那里,每一座土樓民居都以祖堂為核心,樓樓有廳堂,以主廳為中心組織院落,以院落為中心進行群體組合,從而體現傳統的敬祖睦宗、團結互助的美德。
張氏家廟德遠堂已有400多年歷史,1996年就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設計精致、古樸典雅的“二進建筑”,也留下許多民間藝人的杰作,讓人從中體味出神奇的文化魅力。其正面古式牌樓上是彩色瓷片鑲嵌的雙龍戲珠,形象栩栩如生。屋脊上的各色瓷片剪黏的浮雕,有三國志、八仙、封神榜等歷史流傳人物;有龍、虎、獅、麒麟、鳳凰、雉雞等珍禽名獸;有牡丹花、山茶花、蘭花、菊花等花草。百獸爭鳴,百花爭艷,構圖精巧,形神兼備。殿內雕龍畫鳳,木石裝飾富麗堂皇,別具風格。大殿橫梁上鐫刻著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孫雖愚,詩書不可不讀;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贝髲d兩邊紅柱上寫著清太守張翱作的取材于張姓家族歷史名仕的一對長聯:“得姓由軒轅大儒一人銘垂二篇扶漢三杰功高四相束力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葉猶是清河旅派,揚名顯奕祀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興十策忍書百字金鑒千秋青錢萬選道靈億尊依然文獻宗支!鄙舷侣78個字嵌入“一至十百千萬億”數列,含14個典故,其中“忍書百字”是唐代張公藝九世同居的家范。德遠堂前豎立的石龍旗桿,陰鐫姓名、世次、功名、年代科次、官銜品位爵位及立石龍旗桿的年代等文字。文官的石龍旗桿頂端飾物多雕毛筆鋒,武官則鐫坐獅,給人以靜穆、嚴肅、榮耀的感覺,成為一道稀世罕見的文化絕觀,人若身臨塔下,就能領略到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
塔下村周邊景點
更多>>